返回列表 发帖
我回帖说过:“如果每次我的对话都能引起你点点滴滴的思考,如此足矣。”对话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提出来了,并没有答案,这是可以思考的。白云诗客抓住了问题来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象白云诗客一样来看待问题,硬笔书法兴旺之日还远吗?!
曾如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邮箱:zengruying@163.com,联系电话:18820627168,QQ: 670457041
通信地址:524057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路坡头区委政法委

TOP

深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QQ:33019506 EMAIL:dhren@hnnu.edu.cn 我的博客http://blog.sohu.com/members/dhren/欢迎评论

TOP

老齐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书法高低唯工具论”,这要是赶在抗战年代,就是“战争胜败唯武器论”。可以想象,要是老齐当年呆在南京城内,面对日军的大炮,看着自己手中简陋的步枪,那还打个屁,大家别抵抗了,老蒋,老陈,总统先生,都投降吧。抵抗到底有啥用,最后还不是投降?早投降早超生。

人应该是讲点感情的。第一个恋人也许不是最漂亮的,但确是最难忘的。虽然我也喜欢毛笔书法,也承认毛笔书法的艺术水准比硬笔书法高,但是每次看展览的时候,我更愿意流连在硬笔书法的展区内的时间多一点,因为我最初喜欢上的是硬笔书法,而不是毛笔书法。

“学书在法 其妙在人”。启功也说过“笔不论钢与毛”。

其实也很简单,手头有硬笔就练硬笔,有毛笔就练毛笔。我从来不觉得硬笔练多了对毛笔书法有害,如果真有害的话得先从自身学习方法上找原因,而不应该怪在工具上。

-----梦想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TOP

如果真有害的话得先从自身学习方法上找原因,而不应该怪在工具上。

说得很好!真谛!

颜晓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入展(获奖):   九届国展、三届青年展、六届新人展、傅山展、邓石如奖、永乐宫(百佳奖)等。

TOP

贾长城先生以前也写硬笔,然他拈起毛笔时,同样能把书写中的各种矛盾发挥至很好的状态。

而且,我们同样能体会到,对碑帖地学习,用硬笔来反复描摹字型结构,不也是一大临写方法?

颜晓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入展(获奖):   九届国展、三届青年展、六届新人展、傅山展、邓石如奖、永乐宫(百佳奖)等。

TOP

多功能打字机22:34:24 毛笔书法有历史传承的那么多的书论和经验、学养在其中。而钢笔书法有什么?现在我觉得钢笔书法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他完成了那个时期的使用任务。

老齐的这段话差矣~~

这不象一个曾经在硬坛占有相对分量的同志该说的。

“毛笔书法有历史传承的那么多的书论和经验、学养在其中”这句话没错。

硬笔书法现在也没那么多理论方面的积累,这也没错。

可是你说 毛笔的那么多理论积累是毛笔书法流行之初就有的吗?这些财富不正是一代人一代人的积累吗?

而你马上笔锋一转说:“现在我觉得钢笔书法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他完成了那个时期的使用任务。”

我就不明白了,硬笔书法才发展二三十年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这个是你能决定的吗?

你如果学鲁迅说“这婴儿总该死的”,那还没错,可人家鲁迅没说“现在婴儿就应该死了”呀?!

况且,毛笔书法的一些理论资源未尝不能作为硬笔书法的理论借鉴呢?

我想说的是,古代的书法理论或许没有直接论及硬笔,但同样可以作为今天的硬笔书法家或硬笔书法研究者的财富!

颜晓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入展(获奖):   九届国展、三届青年展、六届新人展、傅山展、邓石如奖、永乐宫(百佳奖)等。

TOP

那边有人造“神”,这边又那么悲观。还去分什么硬软,其不然,兄不知书法有之内在法理,在国之发展过程中有其必然,是中华文化的一脉。八十年代硬笔的兴起也没那么可怜,只是时机问题,就是没有那个特定的年代,硬笔也一样有之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时间变迁,因大众书写的改变而将一定会出现的产物。再之,随着现代网络产生也不会对书法这一艺术发生不良的结果,反之对书法今后的发展还大有益。人们随着物质水品的提高其精神生活的水平也将有更高的要求。(不要以为有了键盘,人们就不再手书了,君不见现在的文化市场比之八九十年代更加红火了,人们也更加关注这市场了。硬笔只是还没有能找到它的市场定位吧了)而书法和绘画一样能陶冶人们的心境。

TOP

现在很多人大谈什么硬笔的总总不好,一句话还不是因为硬笔没有市场吗。

笨!硬笔真的没有市场吗?

其实这个市场大的很,也许有人就活在这个市场中(因为他们靠这生活着),但他们看不到这市场的前景,他们看到的是毛笔书法的市场价格,就说硬笔活不下去了。请别忘了一样东西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它就有自己的市场。把眼光放远点,多多去思考你就会发现硬笔的市场价值。

TOP

的的确确,硬笔书法到了痛醒的时候了.我和齐是一代人,他的观点我基本赞同.

尽管时不时还关注着,但已没多少兴致了.20多年下来,也真难为了硬笔书法,

难为了硬笔书法家们了.希望还能这样走下去啊!不管是走艺术化的路或别的什么

路,我都希望她能健健康康的.起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不能让她衰亡.愿后起之秀们

顶起来,并接下去.

陈抱残( 陈碧秋) 杭州

TOP

把别人看扁了,其实自己更扁!
岸柳书法网:www.anliushufa.com        

◎   笔  情  墨  趣  读  神  采     诗  韵  文  心  赏  品  格   ◎     邮箱:anliu@anliushufa.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