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潘现:有关曾如影 也想说两句

有关曾如影 也想说二句

潘现《中国钢笔书法》编辑总监

2002年第10期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刊载了两篇对曾如影的“现代书法”喝倒彩的文章,读后颇有感触,动笔写几句,以使大家能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新人的探索性作品。 曾君是只见其相片未见其人的,但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是很少的几位给我作品提过建议和看法的书法同道之一。由此可见其待人之真之诚。看到和读到过许多他写的言论性的东西,从他的行文看,这肯定是一个有特别或独特想法和看法的,且从其言辞来看也颇为偏激,绝非四平八稳之辈(说得土一点叫不是省油的灯)。而其文其字也是颇对得上号的。所以他的思维方式和创作追求必然与大多数人相悖。从目前曾君的创作上看,肯定还谈不上成熟,但他那种在艺术上特立独行的精神是当今硬笔界应该提倡的。的确,如果大家都在王右军、欧阳询等正途上打转,我们的书法创作之路势必越走越窄。如果说曾君的“现代”作品真的是“异类”的话,当前的硬书界有这样几个“异类”并不是什么坏事,且不管你赞同不赞同、欣赏不欣赏,作他那种探索的永远只是那么少数几个人,不会成为硬书界的主流。 而从具体的创作意象上来说,杨新和先生眼中看到的几个“怒”字“象怪物一样张牙舞爪”,事实上“怒”字的意象也绝对不会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我们记忆中有着一脸“怒”相的钟馗也的确是象怪物一样张牙舞爪的。陈频先生的文章中,非常具体地将几幅“怒”字的各部分加以拆卸,并一一指出其书写的不规范性。这就有点象一个只会欣赏前苏联“学院派”写实经典油画的,横看竖看雷诺阿的少女脸上长满了青春痘,毕加索的人物鼻梁象是被人打歪了。 艺术追求上应该是提倡百花齐放的。让各人按照自己的美学理念来理解和诠释作品。欣赏作品的结果和结论可以是:好看、舒服,也可以是费解、耐人寻味,甚至看不懂。这里,我们更多提倡的是一种宽广的欣赏胸襟,不要一不遂自己的欣赏角度就将其一闷棍子打死。 至于比赛,能否获奖或者高奖,还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对作品的能否获奖并非如陈频先生所言如“法官的判决书”。还是那句话:获奖了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获奖也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做人做事都应该从容一些。获奖与否至多是检验自己的创作方向和水平能否被社会主流所认同。事实上硬笔界也有许多并未获高奖但照样被大众所认可,而获了高奖也如过眼云烟,不用几年就被人淡忘了的。也许有人会问:你是中国权威大赛的评委怎么也说这样的话,这往后又有多少人会参赛啊?尽可放心,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现代作品其突出的特征是强调创作前的思维方式和构思过程,如八大山人画的无鳞片的鱼和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尼”,如果你没有了解其创作的背景是很难单纯从作品本身理解其创作意图的。而现代作品很讲究的一个字眼是“触动”,触动你的心灵,触动你的灵魂!要把发自内心的冲动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如果作品只能表达传统的审美情趣,而不能发自自我内心,作品就很难真正去打动人。让我们共同来打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空间,让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和各种追求均有一个生存的理想空间,那样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硬笔书法头上的那片天会更蓝更蓝! (2003-6-14 15:37:04 )

潘现:有关曾如影 也想说两句

N93Ob0vY.jpg
2006-3-28 08:2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8:53:29编辑过]

曾如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邮箱:zengruying@163.com,联系电话:18820627168,QQ: 670457041
通信地址:524057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路坡头区委政法委

支持如影老师!
无心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