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帖由 石头数码 于 2010-1-30 10:12 发表
楷书很有邓散木的味道!


谢谢鼓励!

TOP

原帖由 HopingOwl 于 2010-2-2 21:14 发表
好字....


谢谢鼓励!

请多多批评

TOP

原帖由 点横竖撇捺 于 2010-2-2 21:36 发表
好字,没有20年的功力达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谢谢鼓励!

见笑了!硬笔书法我的业余爱好。

TOP

对楷书和行书的体会

对楷书和行书的体会小结了一下,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楷书
写楷书需要下大功夫,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笔画有一点不到位,就难看。
先学唐楷,易于掌握法度。然后再上溯钟王,增加古朴成分,因为楷书在发展过程中,也失去了许多宝贵东西。
楷书贵沉着而潇洒,沉着不易,潇洒更难。

行书
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行书写好更不易。通常认为行书容易,是误解,因为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行书藏拙,就算有地方没写好,也过得去。
与楷书相比,行书有自己的用笔、结体原则,需要专门学习。楷书一放松就是行书的观点不全面。
行书贵潇洒而沉着,潇洒不易,沉着更难。

两者的关系
楷书和行书是互相促进的。不学行书,楷书难免呆板;不学楷书,行书往往虚浮,不沉稳,经不起推敲。
其实各书体都互相促进:学篆隶,能增加古朴端庄。学魏碑,能使骨骼更强。学行草,字方能飘逸、神采飞扬。

下面几幅拙作,写得不好,请多指点。

[ 本帖最后由 韩铁良 于 2010-2-5 22:11 编辑 ]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dsj;lc.jpg

TOP

谈硬笔向毛笔学习的问题

需不需要向毛笔学习?
我认为不是需不需要,而是必须向毛笔学习。硬笔要增强表现力,就必须尽力把硬笔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即写出高质量的线条,显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毛笔学习,因为毛笔书法蕴含了两千多年的书法传统。在没有充分吸取毛笔书法传统营养的情况下,强调硬笔书法的独立性,就是抱残守缺。

怎样向毛笔学习?
1)选取弹性好的笔尖。只有弹性好,才能写出丰富的线条,我认为蘸水笔尖最佳。至于美工笔,由于实践很少,我写不出有立体感有力度的线条。普通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由于弹性差,线条单调、单薄。蘸水笔尖在在普通文具市场上罕见,大型书店里可能有。
2)选取通常的墨水即可。如果讲究起来,比如要装裱,就使用一得阁墨汁。
3)选取主要向背面而不是向四周洇的纸。用这样的纸才能写出类似于毛笔中锋在宣纸上写出的屋漏痕效果,有质感、有力度、沉着。另外,纸不能太光滑,如果太光滑,就显不出阻力,缺乏阻力,就显不出力量。普通A4纸不一定能满足上述要求,硬笔书法专用纸多半可以。最后,纸下面要垫十余层报纸,这样在笔尖划过的地方才会形成凹槽,墨水停留在这个凹槽中,洇干后,利于形成屋漏痕效果。
4)执笔靠手指,运笔靠手腕。手指仅起固定作用,而运笔纯靠腕力,这样写出的笔划更有力度和厚度,更加沉稳。掌握后,手指可以离开纸面,运笔更自由,更少牵制,同时也避免了把墨迹未干的字蹭模糊。
5)借鉴毛笔的笔法,否则仍然写不出有力度有质感的线条。逆锋或藏锋起笔,但不可过于滞迟,有这个意识即可。行笔不能松懈。收笔不能草率也不能过头。最难写的是勾划,必须用回锋,否则显得单弱。上面仅是普遍原则,不同的字帖,需要具体对待。总之难度非常大,需要反复练习。
6)选取公认的,自己喜爱的经典法帖。一旦选定,就要坚持到打进去,不能轻易更换。我认为赵体比较合适——粗细变化不很大;行笔干净利落;线条外柔内刚;结体典雅。

向毛笔学习的效果如何?
用硬笔可以写出毛笔小楷和小幅行书的风貌和神韵,放大后也可以显现出毛笔中楷大楷和大幅行书的气势。既然能达到这种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又好,那就更加坚定不移向毛笔学习了。不过两者毕竟不同,学习毛笔可借鉴不可照搬,例如草书就很难学好,因为飞白太多并且用硬笔无法模仿。硬笔的表现力不及毛笔,但这不妨碍它作为一种艺术种类而存在!正如自行车的速度不及摩托车,自行车运动照样存在一样。

以上是个人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多批评。下面几幅拙作,写得不好,请多指点。
1-1.jpg
1-2.jpg
1放大.jpg
2.jpg
2放大.jpg
3.jpg
3放大.jpg
4.jpg
4放大.jpg

TOP

好字啊!

TOP

好字!欣赏了。
不过觉得行书比楷书好些。

TOP

原帖由 三达村人 于 2010-2-11 00:02 发表
好字!欣赏了。
不过觉得行书比楷书好些。


谢谢欣赏!我自己也认为行书好些。
祝春节愉快!

[ 本帖最后由 韩铁良 于 2010-2-13 13:26 编辑 ]

TOP

原帖由 金铮 于 2010-2-10 21:20 发表
好字啊!

谢谢鼓励!

新春愉快!

TOP

会谈会写,做书法老师最合适不过了,祝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