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硬笔书法(书写)训练中界格使用规格问题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陈泽忠 于 2015-9-8 18:23 编辑
对中小学生硬笔书法(书写)训练中界格使用 规
格
问
题
的
思
考 这是一篇构思了一学期的文章,起初只是有一个粗浅的念头在脑中一晃而过,之后并未引起注意。直到上学期期末跟同校的占才勇老师在交流我校书法课题实施中的诸多问题时,论及他的小孩目前如何能提高书写水平,才又一次被我提出,但也未将此写成文章。本学期开学,占老师再一次向我咨询界格多大适宜的问题,我才下定决心要将此文写出,故而有了下面的思考。
利用界格训练书法(书写)是书法教学中的一种基本做法。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认字开始,就是先用格子来规范书写。但那个时候(包括到现在),人们对界格大小不太关注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其实主要来自于我在书法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我自身书写时的深刻体会。界格有时能影响我们的书写水平、左右我们的书写情绪、伤害我们明亮的眼睛。在一个青少年近视患者不断增多的年代,我们应该对此有所警觉。为了将问题弄清楚,我作了一些市场和学生书写用字的考察,具体情况如下:
对目前中小学生书写纸张中界格尺寸的调查 调查目的:
深入了解学生书写纸张中界格尺寸的大小,并作出问题思考。
调查时间:
2009年9月7日—9月15日
调查地点:
天河中学学生教室、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新华书店字帖专卖区
调查数据与结果述评:
调 查 项 目 与 内 容 | 调查数据(cm) | 结果评述 | 市场上一般的字帖界格
| 1.4×1.4 | 适合书写 | 李洪川《钢笔书法教程》楷书范字界格
| 1.3×1.3 | 丁永康《硬笔书法教程》范字界格
| 1.7×1.7 | 天河中学《每周一练》界格
| 1.4×1.4 | 天河中学学生书法创作纸界格
| A型:1.7×1.7 B型:1.5×1.5 | 黄陂区中小学生用练习本界格高度
| 0.8 | 界格略小,不利于长期使用。
| 20×20格文稿纸界格
| 0.8×0.8 | 黄陂区中小学生用与语文本界格
| 0.8×0.8 | 黄陂区中小学生用作文本界格
| 0.8×0.8 | 语文试卷中作文纸界格
| 0.8×0.8 | 学生用小字本界格
| 1×1 | 适合书写 | 学生用田字格练习本界格
| 1.2×1.2 |
根据学生的作业,尤其是文科类作业的书写情况来看,小格子的书写确实令人不满意。虽然这里面不仅仅只是格子的原因,但作为物质材料而言,它仍然是影响书写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对于工具材料而言,我们有时应该做些“挑剔”。
笔者长期从事书法及其教学实践,近年来关注中小学生硬笔书法(书写)训练教学颇多。故而在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两方面的状态之后,我作了如下的思考,现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
问题一:“伤心”
纵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界格大小在1cm以下的纸张基本上不适宜于长期书写,因为小格子束缚了学生书写水平的发挥。中小学生不是书法家,他们刚刚接触或接触汉字书法(书写)时间不长,还不能熟练掌握汉字的笔画与结构特点。界格太小的话,许多笔画难于表现,如撇、捺等宜于舒展的笔画,再如结构宽大的字,如“囊”、“慧”、“童”、“事”等,学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如果是小格子,要么就将字写得随意、要么就不讲结构、任意为体。如果想把这些宽结构的字写好,势必就要更为关注书写过程。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免会在紧张与过于拘谨的氛围中消磨学生的意志。久而久之,书写越来越草率、越来越急躁。也就离我们的训练目的越远,无疑中学生缺失掉了自信心,故曰“伤心”。
М. .М. .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