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2998
- 积分
- 10198
- 阅读权限
- 200
 
|
6#
发表于 2010-4-15 14:10
| 只看该作者
临帖应该如何实际进行:
这里提一下我对别人作品的借鉴,我通常看一幅好的作品,直觉上会锁定一些我认为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样是一个字,线条的弯曲程度不同,结字的方式也就是线条的组合方式不同,甚至于线条的长短、是否连接,都会影响到这个字带给观者的感受。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临帖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精临。什么是精临?精临就是对原帖的线条、结字进行最大限度地精准的重现,甚至包括章法布局。下面细说精临:
一、对原帖线条的精临。这里要提到的是工具问题,比如你写大王的行草,虽然没可能拿到王羲之手中那种鼠须,但起码也应找支较称手的弹性上好的硬毫,即使不用熟纸,起码也不要用一下笔就渗得慌,一行笔就滞笔的纯生宣来临帖,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起码要接近,效果才能出来,有朋友说我临这个帖,帖中那根线条我怎么也写不出,怎么办?在排除了工具不对这个可能性之外,只有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找个线条功夫好的老师,让他写给你看,这样你的学习进度可能会快一些,走的弯路会少一些。二、下点蛮功夫,十遍写不出,二十遍,再写不出,更多遍,一开始慢慢地去把它“画”像,这个“画”不是指人家一笔写出来的线条,你临的时候做很多笔描才描出来,而是指注意提按,同样一笔把线条的形态给画像,只要能画像,不管多慢都行,因为技巧的熟练通常都有个由慢到快的过程,线条变化再多,终究不离提按两个字,粗则按,细则提,线条越来越细则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提起来,线条越来越粗则是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按下去,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付之笔端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可畏难,提按越熟练,驾驭线条的能力就越强,练习的线条种类越多,学习新的线条写法就越容易,看起来这个办法有点笨,类似于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但实际上有个好处,你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学习一种线条的写法时往往会出错,这个出错的线条也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种你要学写的线条,无形中你也能学一得三,那么慢就是快,关键在于有耐性去反复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