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届钢赛在南昌举办,最好不要出现太滥的"东道主"现象.获奖作者的综合实力要进行有序的规范的考评,毕竟硬笔书法不等同于抄书,要注重作品内涵,要从作品之外进行综合素质考评很有必要,这样,在中国钢笔"兰亭"国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者才有权威性!
二、评委团队要培养和更新年轻一代的青年实力派人物,最好毛笔钢笔方面都都一定水准,在书法创作与理论写作和专业知识青结构年人,杜绝沿袭老套的评委班子"世袭制",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说到底是培养新一代青少年接班人,而一些老评委虽然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绝对能够胜任评选工作,但是,近年来,涌现的青年一代硬笔新人不能漠视,也要给予一定的名额和合适的位置.邹慕白先生最应该加入评委之一,其他的年轻评委组成不妨来一个网上投票,如果,邹慕白先生还进不去,那投了票也是枉然,因为,可能一些评委早就内定了,或者.....
三 关于创作的尺寸,最好要规范统一,我注意到最近几年硬笔书法在跟踪毛笔书法的风,什么制作,装祯,拼接,超大发展,册页式发展,墓志式黑色白字发展,密密麻麻式\创基尼斯记录式发展,许多内涵不足的人在玩形式方面的"花活",根本不注重作品的气韵格调,造成硬笔书法作品可读性差,完全成为走马观花式的仅仅看外形,内容究竟写的什么,谁也不关注的现象.作品坠入如此舍本逐末的道路,硬笔书法发展路子会越来越窄最后肯定万劫不复.
四 关于报道的问题,现代制作已经十分便捷,硬笔书法网络三大门户--中国硬笔书法在线\中国硬笔书法论坛\硬笔书法天地,应该选派得力干将全程作为大赛的记者团,采访报道大赛进度与盛况,关于"硬笔书法网络记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观察性,良好的写作技能,避免写成"硬笔报道八股文",要有深度感\现场感\文笔优美,形式活泼.我看到太湖雅集和徐州雅集中的报道,有的比较生硬调侃,没有很好的抓住报道要点,把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给漠视了,当然,我没有抱怨一些朋友所做的种种努力,恕我不礼.作为一个"兰亭"国赛,其连续的新闻报道,深度的新闻背景分析,超前意识的新闻价值挖掘,可以导引硬笔书坛的走向,鼓舞激励更多的作者和尚未入门的爱好者,所以,选取具有新闻敏感的专业记者的工作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在北方筹划全国会员会议之际,硬笔高层的态度是整个硬笔书坛的瞩目问题,建议把这方面宣传工作做细致.
五 关于评奖与颁奖问题. 我认为历届评奖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所诞生的大赛"超女\超男"还是有实力的.相对来说颁奖问题,应该改进原来的模式,别门槛太高,再让获奖作者拿钱做会务费,似乎不太妥当.建议:虽然是集体行动,但也要考虑到大家的精神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六 关于作品集和展览问题 作品集要在颁奖前夕制作完成,可以分为获奖作品集和入选\入展作品集,不要拖延出版时间太长,展览最好找面积大\上档次一些的展览场所,展览信息要在全国的报刊电视电台宣传,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国钢笔书法艺术的人知道,观看展览,让钢笔书法的地位稳步攀升.
七 关于联合出版社问题 现在潜力巨大的硬笔书法出版工作与大赛重量级获奖作者严重脱节.一些钢笔高手无法出版正规的硬笔出版物,而硬笔出版市场长期被庞中华\司马彦\李放鸣\司惠国\黄继成等有限的几个人垄断,一些优秀的作者根本没有路子出击出版市场.最近两年邹慕白先生的书法出版物形势看好,可以以此机会来让更多的无名作者走向前台.并不是说硬笔书法没有市场,而是硬笔书法届缺少心胸缺少真正给普通作者干事的"伯乐型"编辑和出版商.通过这次的大赛如果一些出版部门推出一些获奖新人的字帖或者教材,那功莫大焉!
八 关于钢笔书法教育问题 通过大赛我们发现了一些书法功底很好的获奖人物,但是,对于那些更多参与进来的爱好者,我们怎么对待?他们想提高怎么办,找谁培训?怎么培训更有效果?这些问题更是很细致的问题,希望主办方不要冷落了这批落选作者,如果有这样爱好者或者正想投师无门的参赛者,一定把这部分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不要让好不容易参赛的作者因为落选而从此远离个这个圈子,要把一些想在这方面提高的新人聚拢起来,作为一种储备力量,给他们以成长发展的希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7:07: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