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期待中,我以前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希望这次取得好的成绩!!!激动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QQ:33019506 EMAIL:dhren@hnnu.edu.cn 我的博客http://blog.sohu.com/members/dhren/欢迎评论

TOP

以下是引用周永在2006-6-4 16:12:24的发言:

1、废除以往获高奖不能继续参赛的限制

2、各种书体分开评选

3、与各大媒介联手,及时报道比赛进度

4、如实报道参赛人数和作品件数

5、可否设立最佳工艺奖、最佳装饰奖、设计、创意之类的奖项

6、建立评委库,增加更新评委的结构层次

7、获得等级奖的可否象7届一样请专家予以评点

8、设立临摹和创作两个版块

9、同时启动理论文稿的征集

10、获奖证书和奖品弄的大气一点,真正体现国展的气度(8届就很好),颁奖时间最好放在节假日

11、不收或者少收评选费报名费之类的费用,领奖的费用是否可以承担部分。对于有单位的获奖者能否向所在单位发贺信(这样有些人比较好请假)

12、将篆刻也吸纳进来,设立一个版块进行比赛

13、作品的大小最好有个限制,规定一个上限,不能超过多大限制

14、设立奖金

15、组委会出面特别邀请一些毛笔届的高手参加,甚至在评委中也可以适当增加毛笔届的

周兄意见比较全面,赞同!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检察院(414009) 丁智良13975006798 个人网址:凌云轩书法网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zl72

TOP

以下是引用洞庭水手在2006-6-6 23:48:44的发言:

周兄意见比较全面,赞同!

好啊!

TOP

斗胆补充几条

最好有相关展览; 最好有理论研讨(进入比赛评奖系列); 最好正规出版社或内部出版展览作品集; 最好有电视媒体直播或介绍等; 最好不要收参赛费用;

qq 342647014 一辈子做书法爱好者

TOP

大赛组委会将在这几天召开工作会议,本帖内容将在会议上进行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曾如影于2006-6-8 10:43:54编辑过]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德诚·翰景园1号楼1单元1803室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226001 陈利军 电邮:clj1108@sina.com  电话:15370993513、13813604610 淘宝专卖店:http://ybsf.taobao.com

TOP

1:就分书体评选,个人表示质疑.

要分的话,分"楷书/行草/篆隶"3项,还是"楷/行/草/篆/隶"5项呢?

如果按常理,都分3项,那行草和篆隶一起评,其实也根本没起到分项的作用.

而楷书单项,其实也已经要划为3小类了:晋楷(较有韵味的)\唐楷(法度严谨的)\魏碑.而往往草\篆的水平不高,且数量少,评出来岂不是缺乏说服力?

2:评选时最好不能单凭感觉,书法艺术在评比的时候,都讲求感觉,用的是每个评委心中的一杆秤.这样的话,偶然性和趋众性就不可避免.所以评比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量化",从"笔画\结构\章法基本功,创新手法,装帧设计,艺术感染力"等具项上综合评定.就像体育里的艺术项目"体操\跳水\花样滑冰"一样,它们虽是艺术,存有感官认识,但更有具体的评分细则.

3:若是评委投票,评委也最好心中有如上面所说的"量化评定".投票最好能采取评委单独记票的方式,而不要像以往大赛直接往作品上扔票,这样的话很可能影响其他评委的视线,看到该作品上有了一票会多注意甚至会跟着也投一票,投者就月来越多.这就是混淆视听,有趋同性的嫌疑.评委可自己有一本册子专门记自己给几号作品投票了,最后所有评委的册子都集合在一起统计票数即可.

TOP

关于硬笔大赛,还有很多是面子问题,这个是要大赛给我们这些爱好者争光的,也可以说是大赛给硬笔争光!

如果当人知道参加了一个硬笔国赛,不过是一纸证书,还要交这个交那个一堆的费用.可想,外人看了会怎么想,获奖者会怎么想.硬笔不能在这么掉价了!

所以,我很赞成以上包括周永等人,对大赛的一些看法.

TOP

其实中钢大赛已经举办的很牛了!

如果说要办的再好一些,这个东西很难说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个人觉得:应该保持中钢原有的优良传统,新增加一些新的激励措施,比如:如果真的实行奖金制度,必须严格审查获奖者的真实水平,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组委会比较麻烦,二是下届大赛拉不到赞助又如何是好等等,

至于评委,我觉得历届的评委的水平都很高,但是人品我们就不知道了,也不好说,所以制度很重要!

媒体的宣传是万万不可少的.

顺祝大赛圆满成功!!!

TOP

九届大赛作品集我都基本看过了,获高奖的都是江淅一路的较甜美一类的书风,明清一路的书风或者有较强个性的作品,肯定与特等奖无缘,这个现象在文华杯中就没有。建议增加一些新评委,不要年年都是那些老面孔。

TOP

以上的建议基本是老套路,这些做为基本点可以再完善一下,不过我认为参赛费是一定要收的,至于这一点应该没什么好谈的,如果有企业为弘扬祖国文化而有经济上的赞助和支持那又另当别论.我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文以载道,欢迎自作诗词歌赋,给硬笔书法注入新的元素.自古书家的名作大部分都是自作诗文,如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贴等.

2.为了评判的公正性,可将参赛者的姓名掩盖住,初评复评终评后在查看作者,在作品上做标记着作废.

3.获奖作品数量应以作者艺术尺度为参考,比如一等奖,二等奖......佳作奖等的判别标准和尺度,参赛者如达到此水准可列其对应的奖项(象段位评比),宁缺勿烂,能达到水平的尽量收编.

4.可开展有价值的书法论文的评选.

5.要有容纳和吸取一些现代派等派系的书法作品,以丰富书法视野和感官.

6.开辟简体字书法的奖项,我很佩服编创简体字的专家人员,这也一种字体的创新,而且他们的编创也很科学很合理.简体字艺术性有待完善和创新.它也是一次书法史上的革命,在于我们怎么看待,繁体古人已经写到极致,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时间有限我暂时谈到这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