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师的硬笔行书,实在是极好的(楷书比他好的则有很多),谁要有异议,就请他拿出更好的作品来,坚信这个难度是很高的!
曾亲耳听到他说:“王(羲之)字是最高级的,《集王字圣教序》经过上石镌刻后有金石韵味,钢笔的笔尖很硬,所以该帖很适宜于硬笔书法研习。”而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比较书艺的高下,沈先生的行书,肯定要比王和庞要好多了,庞的水平不用多说,而王呢,绝对聪明的一个人,写出的字,气息还是很不错的(楼上的几位朋友说“静”,我比较赞同),但太聪明的人,总不太肯用功,所以王的字,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差距是很大的,最简单的办法:只要比较沈和王的软笔书法,高下立判,不用多说。
与沈先生类似的,还有北京的田英章先生,他们两位不仅仅致力于硬笔书法的研习,软笔方面也都有“两把涮子”。但田为何总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呢?在我看来,田的字,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比王要好,还好学。
写到这里觉得有些偏题了,还是回过头来说沈老师的字。
说了他那么多的好,当然也要说他的局限性。个人观点:他的字自《集王字圣教序》出,人比较聪明,功夫又深,所以字写出来,行气很好,字也漂亮,很清丽(与他的外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哈),但缺点在于字缩的地方比延展的地方多,尚未尽势,则已经收笔,显得有些克意,缺乏王字的那种中和随意的感觉。水至清则无鱼,字写的太精到,反而会影响到其艺术性。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拿他90年代的作品与现下的比较,感觉平和了不少,没有以前那么倚侧(有些朋友说他早年的字比现在的好,因为有特点,我不敢苟同),希望他身体健康,不断地努力下去,仿效前辈大家,暮年变法,写出更多“惊喜”来惠及后学。 |